根据著名的性学家李银河的数据,中国同性恋人口在人群中会占到3%至4%,甚至有些媒体的统计数据高达7%至10%,有些时候选择“小众”作为目标市场的策略,说不准还可以创造奇迹。
今年生意不好做
说实话,现在经济确实很糟糕,我所有的创业朋友们的日子都不好过,除了一位做快递的朋友日子还比较滋润,其他很多行业的公司都命悬一线,就连我卖小面的朋友,都从每天5000元的营业额,跌落到一天几百元,卖面,这可是刚需行业啊。
健身房可以试试同性恋方向
前几天,一个开健身房的朋友过来找我“超度”,满腹的抱怨,说现在太恼火了,同行之间为了拉客户办年卡,都在打价格战,中秋打折做完做国庆打折,国庆完了没节日了,找不到油头,顺便把双十一的打折也做了,以后又是圣诞节,元旦,春节打折,打折很痛苦,不打折更痛苦,以前是赔本赚吆喝,现在是赔本赔吆喝。
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只有20%处于赢利状态,其余大约80%基本在维持或亏损状态,我个人认为互联网思维里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突破客源数量的天花板,一个健身房,最大的障碍就是地理限制,最多覆盖周围几公里的家属区或者是办公区,远了就没有人来,而且同质化严重,再来几个同质化竞争的同行,那就都只有苟延残喘了。
这个商业格局是一个典型的“零和博弈”,而且还祸不单行,遭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再来几款类似FitTime的健身APP,类似咕咚的跑步APP,健身潜在客户更被撕裂得七零八落,真为我这开健身房的朋友捏把汗,要冲出重围,必须要另辟蹊径。
我问他:"在健身行业,你觉得哪种人是最喜欢健身的?"他想了想,说不知道。我说:“最有健身需求的绝对是BL(男同)!”,爱秀肌肉,因为不养孩子,又有时间,有高于普通人的消费实力,有强烈的社交需求(圈子小,集中,口碑好传播)做同性恋健身房绝对是一个好方向,而且还突破了健身行业地理上的天花板,因为若成为了同志聚集地,他们甚至可能会穿城去健身,就像去某个城市的酒吧一条街,穿城去喝酒。
第一次见男同性恋
说起做同性健身房,我的情绪经历了几次波折,最开始的时候是兴奋,然后是心有点堵,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剔胡子的男人用双手环在我的脖子上亲我,我是一个直男(异性恋),所以我好不容易,托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才找到了几个BL,晚上我约在慢摇吧见面,见面前,我的心情很复杂,有点不知所措,还也有一丢丢的不自信,万一被他们转化了怎么办……
见面后,氛围还算正常,聊熟了的我还弱弱的问了他们一句:“你们会喜欢我这种小鲜肉吗?”他们居然说想吐,好吧,虽然我是结过婚的人,但那一刻我承认我当时还是有点点小心酸。他们还给我普及了很多知识,说其实婚后出柜的人非常多,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暗仓”,还告诉了我一句心得:“一个男人在遇到他真正喜欢的男人之前,总是天真的以为他喜欢女人”。
同性恋经济的案例
第一:这个群体其实真的超级多,他们说他们自己能看出来哪些是同性,随便一个餐馆,5桌里至少有一个是同性,中国的同性基本占到了总人口的7%-10%(性学家李银河说的是3%-4%),这个数据确实有点意思了,市场广大啊。
光看这个数据可能大家不信,我也不信,结果当晚我下载了一个叫Blued的男同性恋的APP,哇,我基本被男同给包围了,就像陌陌一样,方圆一公里就有好几百个长相俊俏的男同,顿时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菊花盛开的世界,另外,我也下载了一个叫The L的女同性恋APP,结果也是这样,确实太夸张了。
第二:同性消费文化是属于“勇于承担购买风险”的人群,及时消费,愿意体验新东西,而且不少工作能力很强,又不养子女,收入和消费实力高于普通人,在美国,趋势观察专家耗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现代潮流如何产生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男、女同性恋社会是美国现代流行趋势最具影响力的族群之一,通俗讲现在酒吧里流行喝什么,衣服穿什么,居然很多是由他们带动起来的,同性市场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粉红钞票”(Pink Money),甚至这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粉红钞票”的相关产业成为各国着力打造的重点,英国、加拿大、阿根廷纷纷把同性市场看作经济的救命稻草之一。
第三:虽然他们消费实力可观,但是相关的需求满足,还非常的落后,需要大量的同性产品和服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女同中的男生角色(T)一般都倾向于购买男士的衣服,但是男士的衣服普遍偏大,购买衣服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若有专门针对他们的品牌诞生的话,将可能迅速引爆女同市场。我们再说旅游,很多国家是不允许两位男士同房的,所以在香港出现了专门的同志旅游中介。
再说同志婚庆公司,更有意思,因为在很多国家的同志婚姻还是不被法律认可的,正常人结婚也就是领个结婚证,然后搞个婚礼就了事,但是他们是没有结婚证的,他们怎么解决的呢?在香港,同志的婚礼居然是用宣读遗书来代替结婚证的,互相签署遗书,把财产留给另一半作为爱情的法律保证。
在香港地区或其他国家,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以同志产业,比如同志书店、同志party的营运公司、同志旅游中介、同志影楼,甚至专为同性情侣找房子的地产代理,一句话,不要成天想做什么互联网转型了,不要想做APP了,来做同性市场吧,在中国内地,同性市场确实很广大。
若是我,怎么做同性恋的健身房
好了,现在来说说我朋友的这个健身房怎么做?首先,一定要取一个和目标人群匹配的名字,不能有歧视,也不能太直白,而且还要内涵,高大上。同性恋人群绝对不是心理变态,而是基因造成的,并且很多同性恋都是高智商,
所以在国外,有人称呼这个特殊的人群叫“精灵”,以此延展,我想到了一个品牌名:“基因精灵”,副标题:“城市中有一群高智商的特殊人群叫基因精灵”,看到这个名字,我相信他们应该会很自豪的爱上这个品牌,作为直男的我,看这个名字我都会有反应……
而同性恋的圈子相对比较封闭,十分容易在圈子里形成口碑,而且这种宣传成本很低,所以一定给要组建一些同性股东,利用他们的资源和同志经验来开展工作,甚至在同志圈进行众筹,每个城市开2,3家,快速的占领全国。
众筹“黑”科技揭秘:
某些众筹采用“溢价卖股”的方式,如自己投资了50万开了一家健身房,做了基础的品牌VI,装修,采购了设备,有了基础的员工,已经有一些雏形,就可以“溢价卖股”了,为了好计算,例如给项目估值为200万,然后30%的股份卖出去,收60万回来(6万一股,众筹10个人,一共60万),相当于之前的投入50万全部收回,而且还赚10万,并且还可以自己剩70%的股份。这是一种源于酒吧行业的经营模式,所以,很多酒吧还没营业,最早的原始股东就已经赚钱了。
那你会说”这个模式不是骗人吗?”那也不是,这个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因为50万开健身房可以估值到200万,股东们并不傻,项目肯定在硬价值以外还有软实力,才可以溢价,才可以众筹到股东。股东们也不亏,单个投入不大,比自己经营项目风险小,而且还可以当翘脚老板。估值是对未来价值的认可,你情我愿,皆可下注。
另外在细节上,一定要根据同性需求来调整,如是否洗澡间用透明或者磨砂的玻璃,不好意思,我邪恶了,说点正常点的,为了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每一个健身器材上可以安装一个iPAD,做点简单的APP应用,当健身的时候自己的样貌会被同一个健身房的其他人看到,可以互相点赞,搭讪等等,还是蛮有意思的。
结论:今天的文章,你若说这是标题党,确实有嫌疑,但是也没有,毕竟英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正在用同性市场恢复低迷的经济。
但是我更想表达的是,不管是不是同性恋,一定要深入研究自己行业的细分人群,为什么不能做家庭健身房呢?一家人互相监督一起去健身。为什么不能做专属于女人的健身房呢?额,不好意思,已经有了,女人专属的健身房叫瑜伽馆,无论横向还是纵向的延伸,一定要做更跟自己同行有差异化,这才是最核心的思考方式。
最近,我可能就要投资一个VR的健身房,因为传统的健身是自虐:我还要坚持跑最后一圈才5公里,没有乐趣,只有折磨,大多数人也无法坚持,但是在密室逃脱和健身房之间的一个跨界其实是有一个商业空白的——游戏健身,细节以后再说。
Glad your dog is alright after of what happend. Make sure it wont happend again. Benny Ches Ku
Ahaa, its pleasant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of this post at this place at this web site, I have read all that, so at this time me also commenting here. Cheslie Thornie Alisa
PSN code. Obviously, if you get to go through our process several times. Katerina Osgood Guenna